Quantcast
Channel: 拍攝景點 –攝影入門 Fotobeginner – No.1 攝影技巧學習平台|攝影入門課程|新手訓練班
Viewing all 12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精彩旅攝】5D/5D3的華麗冒險:雪山、沙漠到大峽谷

$
0
0

人生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一次為奮不顧身的愛情,一次為說走就走的旅行。

1-0
這不是汽車廣告。

先說結論:2014年我的人生兩個衝動一次滿足,不但結了婚,也隻身勇闖天涯!

每年十二月適逢美國聖誕假期,當然留學生們也非常期待著這個長假。前年聖誕待在西雅圖,去年聖誕到舊金山,今年十一月時就盤算著這年末兩週的假期要如何度過。由於期中考後的長假一個人開車去了優勝美地感公路行的覺還不錯,想說乾脆就用這十幾天來繞一大圈吧。趁感恩節特價添購所需裝備,預約租車等等。

接著一直忙到要出發前兩天才期末考完,那一天我用了四小時隨性在google map構想了路線,就算敲定旅程的雛形了。只有我一個人,也很方便臨時調整就是了。

一個人、兩部相機、四大州、七個國家公園、十二天,出發!

↓↓分享給朋友↓↓

Day 1 - 啟程

2-0
早上租車整理行李,到賣場採購水、乾糧等物資,中午過後直接開往優勝美地。到的時候已經天黑了,於是我直接到Tunnel view瞧瞧。

3-1
▲無光無月的夜晚,伸手不見五指,點點星光一下就被濃霧遮蔽,於是休息等隔日清晨再戰。

Day 2 - 瘋狂大移動

第二天日出前就位,果然見到期待已久的雲霧。

4-0
▲天濛濛亮,優勝美地谷的霧氣不斷變化。

5-1
▲第二次來就遇到雲霧繚繞,在此行的第一站就讓人振奮。

6-2
▲站在這裡親眼目睹這一切,如果有天堂,大概是這一番景象吧。也體會到這裡為何讓許多攝影師如此鍾意而流連忘返,像是風景攝影師Ansel Adams就在優勝美地拍下許多經典名作。

7-3
▲現在我知道Mac桌布是用超過600mm拍攝的XD(此圖600mm)

8-4
▲望遠特寫壯觀的岩壁...還是很壯觀。

優勝美地此行已經夠本了,所以提早結束拍攝繼續走。本來中間想要停太浩湖,不過默默發現路程實在太長,所以第二天基本上是國道風光。

9-5

10-6
▲沿路都是多雲到晴,離開優勝美地慢慢從綠地走到了沙漠。

11-7
▲直到了夕陽也還在半路上,就找了安全的避車彎紀錄一下。

12-8
▲抵達後已經十點多,外頭一片漆黑冷風狂刮,草草拍了一張就收工。

Day 3 - 風雨生信心

13-0
▲本來到這個salt flat本來是想要拍到像天空之鏡一般的倒影。

14-1
▲可惜最近雨下得不夠多XD (上圖告訴我們取景的重要orz)

15-2
▲不過陰天真的挺有氛圍的,恍若置身北歐。

今天的行程是逛逛鹽湖城,然後去猶他州的Canyonlands national park。越靠近鹽湖城雨就越大,所以市區沒有逛很久就一邊走近郊的點,一邊往猶他州前進。

16-3

17-4
▲Cathedral of the Madeleine,意外地遇到練唱聖歌的孩子們,空靈感渾然天成,撼動人心。

18-5
▲來到Temple square,這裡至少有五組婚禮圍繞著教堂外圍在拍攝,實在有點厲害,沒想到旅途中還有機會拍到婚紗XD

在查景點時看到很酷的Bingham Copper Mine,到現場看遊客是有限制拍攝的,所以決定在附近繞繞就走。

19-6
▲左邊就是礦坑,這邊比市區冷很多,天空飄著的是雪,不是雨。

20-7
▲稍微離遠一點,看見不同角度的風景。

21-8
▲即將一路向南,看最後一眼市區後離去。

22-9
▲雪山下的房子也很有型。

23-10
▲走過風雨,進入猶他州的沙漠。

24-11
▲不知不覺又到了夕陽,來一張和影子自拍。

雖然路程不長,但在鹽湖城待了一陣子,到了峽谷地國家公園也入夜了。這裡也是風超大,相機放地上會被吹移動的那種風,因為預報半夜會下雪,早早休息儲備體力。

趕快到下頁繼續刺激的旅程吧>

(更多...)


【景點介紹】香港極南之地 - 蒲台島

$
0
0

↓↓分享給朋友↓↓

1

2

經常在尋找香港攝影景點的各位,應該也有聽過浦台島這一地方,但您又有否踏足這個香港南方的小島?在這小島上,有著各種景色,也包含不少拍攝題材。一個地方可讓您拍到壯麗景色、無敵海景、日出日落、星流銀河。踏足這小島,能滿足您無窮的拍攝欲望。

3

蒲台島四面環海,要到這小島就只能乘街渡前往。街渡提供香港仔 <=> 浦台 及 赤柱 <=> 浦台的航班,但班次非常少,計畫到這地方的各位,請預先做好準備,看清楚班次時間。最熱鬧的星期六及星期日,每天班次也寥寥無幾,平日更不是每天也有班次。星期日錯過了航班,可能便要等星期二才能回到城市了。

4

踏足這小島時,與當地士多的一位婆婆閒談了幾句。浦台當地沒有供水供電,居民都用自家發電機,水源靠每天打水,要生火煮食嗎?上山砍柴好了。全島居民也只剩約10人。浦台島是一個極度寧靜的地方,大家走到這地方,請緊記保持安靜,以免影響到當地人。

5

回到拍攝的主題,蒲台島有著壯麗的景色。下船後會看到一家士多,吃一下馳名的紫菜麵後,可沿士多旁邊一直走,到達扎營的地點,卸下一身裝備後,便可開始四處拍攝。不論您愛拍海景、拍日落、拍日出、拍星流、拍銀河,基本上都可直留守此地,因為所有景色您也可在這裡拍到。

6

7

8

我到達當天,天色不算太理想,雲層忽厚忽薄,無法預料。拍過了日落後 ,就靜待晚上的題材了。很多人露營時,總會想著整晚有太多時間,要拍星嗎?晚一點才開始也沒問題。但經驗所得,當您看到星星跑出來,景色理想時,還是不要懶墯,即時開始您的拍攝大計吧!因為您永遠無法控制天氣,您永遠不會知道厚雲會否下一刻便跑來探望。

9

我開始拍攝星流時,時間只是大約7:00,天色也只是剛剛黑起來。幸運地,來到10月中旬的時間,我還能遇到銀河。匆匆拍了幾張銀河後,我便架好腳架,設好連拍,開始拍攝星流跡,同時也趁這機會,三五知己一邊觀星一邊打邊爐,仰望望天繁星,連食欲也大增起來。但天氣變幻莫測,到了大約9:00,一大片厚雲已隨風飄來,徹底摧毀了我拍攝中的星流照片。

10

11

我不斷掙大眼睛,企圖在這環境下尋找可見的星星,但我卻看不到半顆星星,而且掙眼掙太久,令我非常疲憊。就在此時,我決定先睡一下。在半睡半醒下,我再次等到可拍攝星流的時機。我當然不會放過這機會,結果隨意地拍了效果不理想的幾張。

12
(連飛機軌也懶得去掉)

13

到了早上約5:30,又要起來等待日出了。雖然大家也知道太陽東上西落,但浦台這地方,因為只是小島的關係,所以能同時看到日出及日落,就連月出月落也可看到。

14

在密雲籠罩底下,已看不到太陽跑出來的一刻,但托這厚雲的福,特別的耶穌光不斷地滲出來了。

15

16

17

18

拍過日出後,還有無窮精力的各位,還可沿石級走到山頂。這石級大概有一千級,要走上山頂也要點氣力,各位千萬要自量一下,以免出現危險情況,甚至要包直升機離開吧!(當然直升機的目的地是醫院)

19

兩天一夜,拍過所有題材後,記得預留離開時間。航班始終太少,錯過了隨時要等數小時。離開前當然也可順道多吃一次紫菜麵,又或是海帶綠豆沙吧。

20

經過這簡短的介紹,愛拍風景的各位,是否已蠢蠢欲動?若各位有任何問題,歡迎在此或到我的Facebook專頁提出。謝謝各位。

歡迎按此瀏覽我的Facebook專頁。

21

後記:

  1. 文中提到紫菜麵及海帶綠豆沙,其實浦台海水非常清徹,居民都是自己到海裡打撈海帶,所以這些都是當地特產。
  2. 一直說航班很少,到底是怎樣的少?在此簡略說一下。由香港仔到浦台,只有星期二,四,六,日及公眾假期有班次,但每星期班次合共只有四班。
  3. 小島四面環海,非常大風,緊記帶備多點衣服。另外扎營時也須緊慎,落營釘或拉繩比較安全,也切忌到一些崖邊扎營。
  4. 島上昆蟲極多,請帶備蚊怕水。另外,草蜢,蚱蜢,蟋蟀等,四處皆是。
  5. 要背著一大堆裝備走到扎營地點,其實也不算太吃力,邊行邊休息,45分鐘內可到達。要走到上山頂,路程約一小時。因需要不斷攀石級,故較為吃力。
  6. 保護香港僅餘的樂土,請勿喧嘩,也請處理好帶來的垃圾。山上的一個垃圾桶,已放滿了垃圾,請盡量自己將垃圾帶走。相信各位也不願攀千多級石級來收集垃圾,然後再背著這些垃圾下山吧。
  7. 到蒲台這地方,也不一定要兩天一夜,只要安排好行程,即日來回也不成問題,但當然拍不到星空或日出的題材。
  8. 香港觀星地方已經不多,請勿在漆黑的環境下再製造光害。要照明時,請使用紅光電筒,也請別四處亂照。不論觀星者還是攝星者,也不希望看到您在炫耀自己的電筒有多強。

歡迎按此瀏覽我的Facebook專頁。

↓↓分享給朋友↓↓

(更多...)

【景點介紹】青衣三支香後山遊

$
0
0

青衣三支香後山遊!

難度:容易
時間:2小時多,(連攝影可用上4小時!)起點:青康路遊樂場
交通:葵芳88D小巴,或青衣249M巴士,在下面這個車站下車。

↓↓分享給朋友↓↓

1

由於這次只有自己一個人行山的關係,只能選一些危險度近零的山去行,而這個仟步天梯今次正合心意。由於行山之日有很大的煙霞,本來想放棄,但是最後想到不如試下上去玩IR相,所以最後還是去了!這次的裝備是24-105L,而IR相則用上35 F/2 + HOYA 720nm IR filter,這樣去拍昂船洲大橋,應該會很有趣!

2

仟步天梯,始於足下,但是站在長長長長的樓梯,心中也還有一絲的"寒意"。在踏上了長長的石級後,有一篇又篇的棣書浮在面前,為這個上山之旅添加了不少的詩意!

3

在踏破幾百級的石梯後,過了細山,景觀漸變開揚,回身一看,可以見到遠遠的昂船洲大橋,及三支香的山頭。一口氣走了幾百級石級,還是停下來小休,順道影下風景!

4

5

至於細山的另一邊,則可遠覯青馬大橋。雖然只是草叢中的一小段,但是也是不可錯過的!而相中也用了ND filter及GND令相片的上下光差減少,也令移動中的船多了一分的動感。

6

行著行著,終於到了第一支香的頂部!

7

8

由第一支香下山,又是一級又一級的,不過仍是全水泥路,基本上不會有滑到的危險,但是常聽到草叢中的聲音,基本上是知道這個山頭的蛇蟲鼠蟻,其實不少。而過了第一支香後,再也沒有開揚的景觀,反而間中樹中的空隙,會見到下面的貨櫃碼頭,與這邊茂密的樹林成強烈的對比。

9

見到這個石上的棣書,也就知道已經到了第二支香的山頂。還是加緊腳步,直上最後的一段吧!在已經數不到多少石級之後,終於都到了這個山頂!

10

11

感動及小休過後,馬上動手換上EF 35/2及HOYA 720nm IR, 拍下昂船洲大橋及荃灣的部分景色,天氣的炎熱,與相中的冷冷的感覺,截然不同。

12

13

而最後為大家送上的,就是這個新嘗試:全景IR!第一次做的,不太好的多多包容!(要看好的全圖還是在小弟的blog中看好像好一點...)

14
請click看大圖

更多的作品請往這裡繼續收看或是到這裡看看小弟的blog,謝謝!

↓↓分享給朋友↓↓

(更多...)

【賞櫻.攝櫻】為到日本拍櫻花作好準備(一)

$
0
0

春天又來了、準備今年到日本拍櫻花的巴打相信已經急不及待為這拍花之旅作好準備。

想藉比分享上年到日本京都,大阪,奈良拍攝櫻花的經驗和心得,好讓大家可以善用時間到不同地方拍到不同美態的櫻花。

↓↓分享給朋友↓↓

日本櫻花豆知識

櫻花品種

日本的野生品種櫻花有九種,園藝品種則有二百種以上(細分可以去到四百種)。
當中最常見櫻花有野生的山桜,江戸彼岸,大島桜,高嶺桜,自由雜交的河津桜,

來自台灣的寒緋桜,園藝品種的染井吉野,枝垂れ桜,八重紅枝垂桜,関山。

要說日本櫻花的代表,一定是染井吉野。在日本八成栽種的櫻花都是染井吉野櫻。

1
染井吉野桜・Fujifilm x100 + VSCO Fuji Astia 100F

話說當年江戶染井村的一家名植木屋以「吉野櫻」之名發賣其自家配種的觀賞用櫻花。但因為跟當時賞櫻名所吉野山撞名,所以改名為「染井吉野櫻」。這種櫻花成長速度快,開花的時候十分壯觀,所以很受歡迎。

另一種品種值得留意是八重櫻。跟只有五片花瓣的一重櫻不一樣,八重櫻有十一至六十片花瓣,開花時那種美態又是另一種味道。

2
染井吉野桜・Fujifilm x100 + VSCO Fuji Provia 400X

3
八重紅枝垂桜・Fujifilm x100 + VSCO Agfa Vista 100

花期

理論上日本的的櫻花是從南部一直開上北部,即是由沖繩一直到北海道。最早開花的地方是沖繩,每年大約二月櫻花就會盛開,最遲的會去到五月的北海道。

東京大阪京都等地一般會在三月尾四月中開花,不過每年因為氣候不同所以正確開花期都會有點不同。當然有些地方也會有例外,好像靜岡縣河津町的河津櫻每年大約二月便會開花。

日本每年都會有很多「櫻花前線」的網站,預報各地開花的時間。一般都會列出各大賞櫻名所的開花情況,一般以花蕾,開始開花,五分開,七分開,滿開及開始散落表示。

好樣日本雅虎每年都會有花見特集:
http://season.yahoo.co.jp/spot/

因為每年開花時間都可能會有一星期甚至兩星期的偏差,所以如果只是去日本一星期的話、真的要碰點運氣。當然如果真的可以碰上開花期,這些開花情況就變得很有用。

在日本的時候,我還會在網上搜尋一下開花情報中所表示開花的地方的有關Blogger文章的圖片看看當地真正的開花情況來確定是否值得去那個地方。

以下是我去過拍櫻花的地方。

山科疎水
東山區山科疎水道兩旁以山櫻為主,種有大概六百六十棵櫻花樹。

4
以四周環境帶出櫻花樹的比例・Nikkor 24-70mm F2.8 + VSCO Agfa Vista 100

5
拍攝當地人與物的交流・Nikkor 80-200mm F2.8 + VSCO Agfa Vista 100

6
利用深色背景營造出高反差去更加帶出山櫻的輪廓・Nikkor 24-70mm F2.8 + VSCO Agfa Vista 100

7
以人物和現場環境帶出日本春天的感覺
Nikkor 80-200mm F2.8 + VSCO Agfa Vista 100

鴨川(三条・四条地區)
三条大橋至七条大橋之間被稱為花之回廊,沿著鴨川兩旁種有連綿的染井吉野及垂桜。

8
善用對角線的構圖,加上刻意強調櫻花樹幹和櫻花的反差去特出主題
Nikkor 24-70mm F2.8 + VSCO Fuji Fortia SP

9
也是善用對角線的構圖・Nikkor 24-70mm F2.8 + VSCO Fuji Astia 100F

10
Nikkor 24-70mm F2.8 + VSCO Agfa Scala 200

11
Nikkor 80-200mm F2.8 + VSCO Fuji Fortia SP

12
Nikkor 80-200mm F2.8 + VSCO Fuji Astia 100F

13
Nikkor 24-70mm F2.8 + VSCO Kodak E200

14
Nikkor 80-200mm F2.8 + VSCO Agfa Vista 400

15
Nikkor 24-70mm F2.8 + VSCO Fuji Astia 100F

16
Fujifilm X100 + VSCO Fuji Astia 100F

17
Nikkor 80-200mm F2.8 + VSCO Kodak E100VS

哲学の道
由銀閣寺走向南禅寺途經的哲學之道。兩旁有著大約四百棵盛開的櫻花樹,前來觀賞櫻花的人駱驛不絕。

18
Nikkor 80-200mm F2.8 + VSCO Scala 200

19
Nikkor 80-200mm F2.8 + VSCO Provia 100F

20
Nikkor 80-200mm F2.8 + VSCO Fuji Astia 100F

21
Nikkor 80-200mm F2.8 + VSCO Fortia SP

22
Nikkor 80-200mm F2.8 + VSCO Fuji Astia 100F

23
Nikkor 80-200mm F2.8 + VSCO Fuji Fortia SP

24
Fujifilm x100 + VSCO Fuji Astia 100F

25
見到一對老夫婦坐在公園的櫻花樹下的長椅上看Guidebook。
這個畫面太美麗了!一看就感覺到那種長相思守,白頭到老的感覺。
Fujifilm x100 + VSCO Fuji Asita 100F

蹴上傾鐵道
以前作運輸用途的蹴上傾鐵道,如今已被荒廢,但種在路軌兩旁的櫻花樹變成了每年春天的賞櫻旅遊景點。

26

27

28

29

南禅寺
位於京都五山之一的大本山旳南禅寺,每年春天都可以於三門看到染井吉野櫻的華麗演繹。

30

31

32

下一編文章將會介紹二条城,奈良,万博公園及大阪城公園。

Facebook page
Flickr photoset

↓↓分享給朋友↓↓

(更多...)

【景點介紹】南涌鹿頸風景生態遊

$
0
0

要說上香港的郊區,一定不能不談鹿頸,因為在香港東北的郊外美景,很多時候或多或少都會由鹿頸出發,或是終點是鹿頸。尤其入冬後,有很多候鳥來港,南涌鹿頸都是熱門賞鳥地點之一。

↓↓分享給朋友↓↓

1

難度:容易
時間:2小時多,(連攝影可用上4小時或更多!)
交通:粉嶺港鐵站乘56K號小巴(在南涌附近的天后廟下車)

先說器材,今次的主力是EF 24-105 F4 L 及 EF 135 F2 L (+ Kenko 1.4x),再加以閃燈430 EX II。因為今次的景較遠,所以風景主力換上了24-105L,配合多變的題材。至於面對可能見到的蝴蝶等,則會用上135L + Kenko 1.4x + 430 EX II,但是始終不是macro鏡,用的時候還是要收到F/4左右才會有較高的成功率 (對焦中眼睛) 及較合理的成像質素。

路段一開始,是一條很長很長的一直馬路,帶有小村風味,看似很悶,實則不然。

2

細心看一看兩旁的路,一大群的黃粉蝶已經係我們的身邊擦身而過,時而停下點水,馬上換上了135L + 1.4x + 430 EX II,舉機不停的拍下拍下,一步一步的,慢慢的走過去黃粉蝶的身邊... 在最近的時候捕到了這一刻!

3

影蝶很多時都要有高速同步的閃燈,用作補光之用,因為很多事蝴蝶等生物不太喜歡被陽光直照,所以每每都處於對攝影者不利光線的位置;影蝶的快門很多時都會超過1/250,所以用高速同步的閃燈很多時都是需要的!

很滿足的打過蝶後, 正想大步踏向前之際, 突然發現, 右邊身旁有個紅樹林! 大型的紅樹林及泥沼就見得多了, 但是這個小型的不得了, 竟然在一遍墨綠的青苔上!

4

上面就是紅樹林的實景!有點像Alice In The Wonderland的感覺。雖然要蹲下身子,但是還是因為太美麗的原故,擠了進去,一瞬間見到很多蟹!在它們還未進入洞之際,我馬上拍下了它們... 實在是美得不得了!紅紅的蟹在綠綠的青苔上,這個強烈對比的畫面實在令人一見難忘!

5

玩了很久,原本30分鐘的路,走了一個多小時,終於來到了這路的起點。

6

因為前段已經花了很多的時間,所以要快快上去這次旅遊的中間點:尤德亭。由一條大馬路上去,慢慢的變成了山路的泥路,正當以為去錯路之際,"橋中橋"已在眼前,山中間溪水踪踪,忍不住又停下來,拍下幾張流水照~

7

然後繼續上山,正想著會不會走錯路,又有路牌!到了!我們就是為著這個景觀而來的!左邊就是南涌(剛才上來的路),右面是鹿頸了。

8
請click看原相(全景)

由於本人的相機沒有全景功能,所以只能用簡陋方法先拍下,再回家合相。簡單步驟如下:

1)影的時候:M mode,F/8 or F/11,手動對焦無限遠,試拍那一個快門最好,便設定為那一個。
2)打直拍!影RAW,由左至右,盡量維持水平轉動。(其實說穿了就是要腰力夠好)
3)返家後,export成JPG,然後組合在一起。

在尤德亭小休過後,踏上回程的路。在之後的三分路口向左,就是半小時左右回到鹿頸。這段路較為泥濘,走的時候要花點氣力及小心一點。

9

正以為再沒什麼看頭之時,突然出現了隻長尾藍灰蝶及斐豹蛺蝶!快手的拍下來,作為這次旅程的最大收穫!

10

11

更多的相請往這裡參觀,或到這裡看看本人的blog,謝謝!

↓↓分享給朋友↓↓

(更多...)

【必拍景點.旅攝】現代塵世美 - 新西蘭南島

$
0
0

↓↓分享給朋友↓↓

四月尾剛順利完成新西蘭南島攝影之旅返港,此行收穫非常豐富,除了到訪一般景區之外,還去了一些平時遊客不會去的隱世攝影秘景。四月是秋季,這次很幸運大部份時間也有好天氣配合一幅幅如詩如畫的秋天景色。就算在車程中沿途看到的靚畫面不能用相機記下來,在我腦袋裡已深刻的記低了。讓我分享一些關於新西蘭拍攝的地方和風景。

新西蘭主要由北島和南島的結合,北島景點分佈較廣,南島景點較集中更受歡迎。身在那裡,我認為南島風景絕對是無敵,她包括了瑞士的小屋湖光山色,北疆的遊牧場景,北海道的樹木及簡單寧靜,如果你以上三處地方都未去過,你到這裡便可以一次過滿足三個願望。新西蘭有很多湖泊和山峰,每一個湖泊都有自己的美態,回到香港,我才發現有超過一半的照片也有水這個元素在內。

從香港飛到北島奧克蘭,馬上轉機到南島 Christchurch 基督城,睡了一晚,然後去第一個主要景點 Lake Tekapo。雖然那裡較多遊客,但慢慢的走路,感覺還是很舒服。湖邊剛好有一對長者坐在長椅上看風景,多溫暖的畫面。最多人熟悉的好牧人教堂 Church of the Good Shepherd 是拍攝主角。

1

2

Lake Tekapo 日落當天沒有magic,但幸運地看到最後一道金光照落在山頂。有時不一定要藍天白雲才是漂亮,偶然烏雲密佈的氛圍也令人矚目。

3

出發前已做足功課希望拍到好牧人教堂 Church of the Good Shepherd 加銀河星空,可惜當日全晚被雲封頂。

4

從 Lake Tekapo 駕車到 Queenstown 皇后鎮,途中 Lake Pukaki 景色十分優美,秋天的樹葉顏色變黃和紅,寧靜的湖面倒影很迷人。如果你在韓國秋季見到一棵銀杏樹便興奮不已,那麼在新西銀杏樹之多會令你瘋狂!

5

6

Queenstown 依靠在 Lake Wakatipu ,到達湖邊任何一處也可以看到美景。欣賞日落實在很舒服。

7

整個行程中我最喜歡的是仿似人間仙境的 Lake Hayes,她在 Queenstown 附近。不是親眼看到,我不能相信地球還有如此美麗的地方。新西蘭人口稀疏,大約450萬,只是香港的65%。這就是為什麼那裡保護環境做得非常好。

8

在 Lake Hayes 遇見一位本地媽媽和她7個月大BB女在湖邊休息,我為她們合照。BB女很得意可愛,藍眼睛好漂亮。

9

Lake Hayes,我真的太喜歡這裡的風景,忍不住再放一張 close up。可以讓我在湖畔的房子住一個月嗎?

10

新西蘭是一個非常少光害的國家,每晚如果沒有雲便可以去湖邊拍攝星空。這晚在黑暗 Lake Wakatipu 構圖拍攝這張銀河照片後,在電腦放大看才知道連南半球兩個大小麥哲倫星雲也拍進去,是意外收穫。本來當晚想拍攝弓型銀河,但時間所限和薄雲的出現,唯有等下次機會了。

11

從 Queenstown 第二天趕往 Lake Wakana 的著名獨樹拍日出倒影,但原來4月是低水位的週期,獨樹沒有浸水中,所以沒有預期倒影的效果,有點遺憾了。最好的時機應該是十一月春天,當山頂積雪融化,更多的水進入湖中才有高水位。

12

好喜歡 Arrowtown 那懷舊小鎮的感覺,那份悠閒而溫暖的氣息。每個人都放慢腳步,用心感受眼前的美景。她每一個角落也散發出獨特的寧靜寫意。一間小屋,一架單車,生活可以如此簡單。Arrowtown 最具代表性的是這個古老電話亭。

13

14

可以躺在 Arrowtown 草地上看著如詩如畫的秋色,什麼煩惱也忘掉了。

15

16

如果你喜歡旅行期間拍攝當地人文生活,新西蘭並沒有太多機會。所以行累了,在一個滑板場看到一班小朋友玩耍,便坐下來在漂亮逆光下給他們拍攝了。

17

18

在清晨濕地 Glenorchy 拍攝黑天鵝生態,鞋不是全防水所以雙腳也濕透了。早上幾乎沒有人來這裡,保持安靜,否則黑天鵝會飛走了。

19

草地上不難發現隨處生長拳頭般大的鮮豔野菇。現在我才知道,不只是童話故事才可以看到這種野菇。

20

超過100個不同的bra成一直線掛在圍欄上,很有趣的畫面,居然成為了景點,立刻停車名正言順拍bra。成因典故可以在Internet 查 Cardrona Bra Fence

21

雖然很多天都要凌晨4:30起床,5:00出發趕往影日出,但每天早上日出景色也很精彩,其中一天 Queenstown 附近日出猛烈的火燒雲,照耀廣闊的草叢。

22

下一站住在 Lake Te Anau 湖邊的 Hotel ,附近還有不少特色的 Motel,望湖景的房間甚至有落地玻璃。

23

靜止的湖水配上 Mirror Lakes 真是最貼切的名字。

24

一年365日有300日下雨天著名的 Milford Sound,我去的那一天都難逃這命運。唯有一手撐雨傘,一手按快門。

25

在新西蘭南島的山脈頂端會看到冰川,它是往下游湖泊的水源,型成澎湃的激流。但全球暖化令冰川不斷退減,將會型成生態災難,相信好幾十年後可能再看不到冰川了。大家注意環保,保護地球,刻不容緩。

26

新西蘭和澳洲是全球唯一放牧牛羊不用圍欄的國家,車程中沿途許多牧場可以看到一群群放牧綿羊和牛。有一天,我特別經過一間獨立屋後面的私人牧場與他們打招呼,但不能太近,羊看見人會逃跑。

27

如果我不告訴你會以為這張照片是在北海道拍攝,其實這些乾草堆在新西蘭周圍都有,而且數量好多,儲備在冬季餵飼動物。

28

靜待日出在 Moeraki Boulders,有很多巨大而奇怪石頭在沙灘上,海洋是面對東,拍攝水平線日出是最理想的方向。

29

行程將近結束,往 Dunedin 之後前往最後一日拍日落的地方,就是從停車位置行20分鐘落山腳通過隧道到達一個無人沙灘 Tunnel Beach(中間凹入去的位置)。Tunnel Beach 的岩石,有些像澳洲十二門徒石。注意天黑前離開向上走需要預留更多的時間和氣力。

30

31

總結這次旅程,喜歡旅遊風景攝影的話,的確新西蘭是一個非常值得去的國家。今次整個行程時間略為短,不包括飛行時間,只有八天時間匆匆在南島較熱門的景點走了一圈。還因天氣惡劣封路第一天出師不利去不到著名的Akaroa和Mount Cook。時間許可的話,應該要起碼十天至十四天較為理想。除了秋季之外,春季11月份遍地開花的景色會跟秋季各領風騷。因為當地地廣人少車少,自駕遊絕對是最好的方法,只怕駕車時被太美的景色分心,一定要注意駕駛安全。器材方面,超廣角鏡頭是用得最多來拍大景,另外長焦鏡頭亦要帶用來拍特寫。當然亦要帶三腳架,快門線CPLND 和 GND filter 等等。有機會人在當地,看到那麼壯麗的大自然景色,你便會明白為什麼魔戒這電影也多次在當地取景,祝大家可以早日計劃去當地好好享受一個假期啊。

新西蘭全輯相簿:http://www.fotop.net/patrickwun/newzealand2014

↓↓分享給朋友↓↓

(更多...)

【紅葉】遲來的紅葉拍攝分享

$
0
0

↓↓分享給朋友↓↓

自從老婆懷孕到小孩出生之後都未有機會出門。

今次因為工作關係到京都兩天拍婚照另有一天可以到處拍拍紅葉,準備了幾部心愛的相機去拍一直很喜歡的京都紅葉。在此想分享一下自己拍紅葉的一點心得。

超淺景深帶出夢幻感覺

不用多說我絕對是大光圈的 Fans。

紅葉大特寫加上背景的淺景深正是我最愛的畫面。當尋找不同顏色的紅葉和背景的組合去發掘更多可能性時,整個攝影過程就變得更有趣。

1

2

3

4

5

不同的鏡頭呈現出的散景波點都不一樣。上圖是 Nikkor 80-200mm F2.8,波點比較㘣。下圖是 voigtlander nokton 50mm f1.1,波點比較像欖核。

6

色彩

拍紅葉我喜歡比較高反差及濃一點的色彩,還有偏暖的色溫去帶出秋天感覺。

改變白平衡去製造更有秋意的色溫,例如陰天白平衡偏黃的色調可以更帶出秋天紅葉的感覺。

7

8

9

10

使用高反差高飽和度的color effect去更加突主題的魅力

認識我的朋友都知我是 VSCO FILM 的忠實擁躉,當中有些 effect 如 Fuji Fortia SP 都是比較高反差高飽和度的 filter。當配合到適當的場合就可以更加突出主題。

11

12

13

14

15

16

隨拍的魅力

今次帶著 GR 一如以往地享受著用 GR 拍 snapshot 的味道。

廣角加上高速的對焦可以輕易地捕捉最美最自然的一刻。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Facebook page | Flickr

↓↓分享給朋友↓↓

(更多...)

【景點介紹】香港風景 - 火與水的顏色

$
0
0

↓↓分享給朋友↓↓

相較於黑白相片,我更喜歡彩色的。

不同的顏色帶給人不同的感覺,水是冰藍而火焰是赤紅的。
一頭代表深邃的知性,另一頭是熱情富行動力的野性。

慶幸自己不是貓的眼晴,
能在大自然中藉由顏色感受環境和自我中交織不同的情感,
也令眼看的,不只是風景,也多了重獨特而只屬於自己的意義。

<火鳳凰>    45sec曝光時間
1-0
文章的第一張攝於油塘三家村,

那天很幸運,日落後天空出現鍾無艷般的紅霞,把天與地分成一半,
個人很喜歡這相片。因為它像我們的人生,一半是藍色的理性,一半是紅色的感性,分不開。

<火龍>

2-1
這相片攝於鶴咀,雲很厚,原以為日落就要白果了。
但突然之間太陽在雲間隙中浮出這個樣子...
真不得不驚訝大自然的神工,只要你願意走出家門口, 總有著意想不到的風景在等待你。

< 神魚鱗 >

3-2
這相片攝於大東山 ,
那個晚上已經是連續第二晚不在家訓覺了,身心也疲倦得很。
只是,為了更接近天空,我還是半夜起程,
半條人命,用爬的也似到山上,看這平地上看不了的日出。

<流溢的藍>

4-3
只要放學時是好天氣,我便忍不住想到來南生圍。
我不是在元朗上學,相反,路程一點也不算近。
這地方遠處有山,近處有水,閉目有花的香氣,有虫鳥的叫聲。該有的都有了,
最難忘的,是它深藍色的湖水,和淺藍色的天空。
藍色是一種極致的愜意,也是一種深沈的回憶。

<夕陽紅>

5-4
這相片攝於元朗雞公嶺,
當天的天色不太好,煙霞很大。可這程是為了送別即將闊別一年的好朋友。
那景色就不算是重點了。
城市點點燈光如地上繁星一閃一閃,天空也自有它的浪漫,就這樣有一小片通紅下,我們過了一個難忘的下午,
但願時間之神能仁慈一點,讓時間快一點來,慢一點離開。

<隕石雨>  曝光30sec , last 5~7sec 轉動變焦環  拉爆效果

6-5

看衝上雲霄, 啊Sam 有一幕拉holiday 去看流星雨
Holiday 問 : London 這樣大光害也看到?
之後啊Sam拿相機出來用 pan 鏡的方法把光劃成一條直線,
跟holiday講 : 這樣就可以見到了 :)
雖然很低能,但浪漫不就是這樣嗎?

香港光害嚴重, 緯度又低,
看英仙座流星原本就難,別說是流星雨了
但只要學啊Sam甘, 加點心思和技巧, 一樣可以拍出不一樣的天空 ⋯⋯
這次我用了拉爆手法, 曝光25秒後, 餘下5秒緩慢轉動變焦環,使星星劃出流跡
這種另類流星雨,希望看不到流星雨的你也來許個願吧。

<天之火>

7-6

這樣壯觀的火燒雲,說真的,玩了攝影以後還只是頭一回見
同行第二次上大帽山的妹妹也興奮得久久不能良語。
或者...大自然就是有這種感動人心的能力...

<落日>

8-7

這照片攝於大帽山。
太陽落下,沒入黑暗之中。
這不是一個終結,只是太陽讓出了天頂的舞台,換上星羅棋佈的星空,表演另一種漫遊太空的美。
那天的雲彩是一大片不盡天際的紅色,是溫柔的,雖然眩目,卻不霸道,看著看著好想躺下來細細看一輩子

<湖水>

9-8
這裡是城門水塘,
每次來到這裡就覺得好像到了外國似的....
我是個學生,沒收入,想出走香港也不容易,
可這天地之美也怎會因為你沒時間/沒錢而不屬於你呢?
很喜歡蘇軾的<<前赤壁賦>>入面寫度:

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這世界很多事物都要花費金錢得來⋯⋯
惟獨大好景色,明月清風 ,最好的物事都是免費的,而且最公平,
買不起樓,但不會買不起陽光。
沒時間享受生活,可只要走到街上,清風是不會選人吹的。

如果你還在抱怨沒錢出國旅行,沒美麗的地方可去,那你其實只是不夠了解自己的家園--香港
試著由心裹放低生活的包袱,勇敢地走一次沒有目的地、說去便去的旅程吧!
沿途的景色一定比你所想的美麗得多!

10-9
攝在飛鵝山上,那天的日出團
最後,筆者見太多破壞環境的旅人和干擾大自然的攝影方式,筆者絕對反對這種行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一個獨一無二的自然環境,要是沒有了,還能用什麼作補救?

有興趣看更多相片或同行出發的朋友 ~~~

歡迎加友 : https://www.facebook.com/loveLEGENDAPPLE?ref=tn_tnmn
也歡迎入團 (定期出trip)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lovepicnic/ 我已經帶過很多團了~希望對大自然充滿熱愛的你加入我們!

感謝點閱 ~ arigatou !

↓↓分享給朋友↓↓

(更多...)


【風景攝影】向白果說不!香港美景推介 x 氣象知識

$
0
0

↓↓分享給朋友↓↓

在學校讀書,經常有不少外國來的同學仔看過我facebook的風景相後,想我帶他們遊覽一個另類的香港,不再是disneyland , 海洋公園,lkf ,太平山頂......等等

在我由零開始玩攝影的這一年,都帶過了不少這樣的「鴨仔團」了,香港著實有不少美麗甚至令人驚訝的美景 ,不論你是玩攝影還是單純想挑戰自己,感受一下大自然,這些地方是絕對值得你去的

在這裡希望跟大家分享幾個香港的攝影寶地,也藉此分享一點天文知識給各位,學識以後多少可以降低槓龜(白果)的機會哦!

到現在為止,我在香港看過,美得令我像個傻瓜太叫出來的景色,都是發生在高山之上, 也并不是說平地不會有美景,但流過汗水甚至受傷才上到山頂然後一覽景色的感覺,實在太令人感動了

香港鳳凰山 .日出 (934m)

1-0

日出後:

2-1

香港大東山 . 日落 (869m)

3-2

香港大東山 . 銀河

4-3

前往鳳凰山和大東山的方法是一樣的, 由東涌mtr 旁的巴士站乘大嶼山巴士3m 在伯公坳下車,向左面的山路上就是大東山,右面是鳳凰山,兩邊都有指示 . 大概2-3小時可攻頂 ,不過初心者需注意體能和大霧潮濕能見度低的天氣 , 相約同行會比較安全 .

香港大帽山 . 日出 .雲海

5-4

6-5

大帽山名義上是香港最高的山坡,但實際上由於最高處被劃為禁區,所以我們在香港能達到的最高度是鳳凰山 . 大帽山可由荃灣mtr 出發,在上蓋乘座巴士到郊野公園入口,再步口上山, 或乘的士到半山, 再行30-40min 車路即可到頂 , 這是較為容易的方法 , 難度十分低.

山上的天氣變化大,其中一個原因是山高阻斷了氣流, 氣流被逼攀升過山坡才能繼續依氣壓梯度前進,因此在水氣多的日子有更大機會出現雲海等奇觀. 而高山因一覽無遺遠方的景色 , 看起上來更是美得令人眩目

寶馬山 . 日落後 . 年初二煙花

7-6

8-7

寶馬山位於樹仁大學後面, 在天后mtr 巴士總站乘49m 小巴到頂後沿小路爆林上一段可到達 , 路程短但要注意別要迷路, 可search 下詳細路線教學以策安全 . 到達係一覽維港兩岸景色,初次上去有種令人振奮的氣勢 , 晚間還有一定不會白果的夜景可觀賞 .

雞公嶺 . 日落

9-8

雞公嶺 . 日落後夜景 . 望向錦繡花園

10-9

元朗除南生圍,大生圍,下白泥..等等之外, 上山的話雞公嶺是一個好選擇 , 由元朗西鐵站出發至鳳翔路小巴總站, 乘603號小巴至籃球場下車,前行幾步沿小路上山即可 . 高300多米 , 路段不難. 而且晚上有夜景,可遠眺深圳 ,景色迷人 .

魔鬼山 . 日落

11-10

魔鬼山 . 日落後

12-11

魔鬼山由油塘mtr 出發,向鯉魚門方向步行15分鐘可到山腳, 30-40min 可攻頂,難度不大而且有夜景 . 只是最靚的位置卻不在山頂 . 大家上山時可注意一下其他好位置 .

香港可看到美景的山不少, 這次先介紹這一些 , 冬夏都有不同景致 , 天氣不同,景色又是不同,這種變化更是令人每次都有驚喜 .

我喜歡拍人像, 買閃光燈,人像鏡那樣一堆, 風景常用的filter如nd鏡, CPL, 漸層鏡, 甚至快門線也就沒錢買了, 各位如果有這些軍火, 會拍得比我好~

----------------------------------------------------------------------------------------------------------------------------

現在再分享少少天文知識,希望各位學了以後 能降低白果的機會 xdxd .

看天氣最常看雲層高度, 日出/月出/日落時間, 潮差/潮漲退時間 , 另外還有氣壓, 風暴等等地理知識,懂得這些對預測風景絕對有幫助 , 這次來談一談''雲''

大氣本身是無色的 , 陽光經大氣層, 波長長的紅色光被大氣微粒散射較少 , 波長短的藍色光則散特較多 , 因此天空呈現藍色 , 日落時太陽入射角低 ,接近地平線 ,藍光被散射, 因此呈現紅色 . 雲由水點組成 , 散射所有可見光 , 因此呈現白色 . 當厚度增加 , 雲層就變成灰黑色.

雲層分低中高3種形成高度作主要劃分 , 簡單的說, 我們可以由雲的種類預測未來數天的天氣情況 ,有景沒景也可猜個出來.

如出現卷雲 , 多數是天晴中, 但天氣會可能轉壞 ,有下雨的可能性.

卷積雲如轉為高積雲, 就是我們很喜歡的魚鱗天 , 那未來1,2天下大雨的機會很大,可以休息幾天啦!

卷層雲+卷積雲: (網上圖片)

13-12

如我們能見到日暈, 那天必定是晴天 , 但也是天氣轉差的前夕

至於層積雲出現的時候必定是晴天,未來數天也會放晴~可以放心出動喔

大大舊的積雨雲理所當然是在雨天,但雨天過後出現雲海的機會高很天, 這時是值得在雨後開始放晴時上山的 .

當然如果見到這種琉璃色的雲彩就走大運喔! 我有幸在玩攝影時見過一次 ...

14-13

我中學時就已經很喜歡地理 , 可惜考不進大學的地理系 , 希望下年畢業以後能順利升讀地理碩士. 雲的形成包含很多原理,一時也未解說得完 ,但就預測風景來說比較實用簡單是以上的了.

下次再來談談潮夕漲退 ,能見度 ,風暴等對景觀的影響和預測 .

人生應該有說去便去的旅行的,有沒有目的地的旅程

我口袋沒太多錢,但能在香港內到處留情,能帶著相機找尋身邊至美已經感覺很快樂

如果有興趣看更多照片,或是交流下天文地理攝影心得 , 或是想結伴同行拍攝

這是我....真是犯賤...烈日當空背著十公斤物資攝材上山下山... credit : shirley chow

15-14

歡迎加友 : https://www.facebook.com/loveLEGENDAPPLE?ref=tn_tnmn
也歡迎入團(定期出trip)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lovepicnic/

我叫千紅 XDXD

多謝各位瀏覽 , A-ri-ga-tou !

↓↓分享給朋友↓↓

(更多...)

【景點.器材】大埔海濱公園花攝行 + 微距筒的使用《Weekend拍什麼?》

$
0
0

↓↓分享給朋友↓↓

這次去探訪大埔海濱公園,很少到大埔,所以沒有開車,乘火車 (由細到大都以此稱呼,接受不了東鐵線一詞) 到大埔墟站,轉乘K17接駁巴士到終點站富善邨,5分鐘左右這部免費巴士就到達終點站。

要入海濱公園,還需要走一點路,基本上5分鐘就能到達,途中交通燈會多一點。

1

入園後一片寧靜,大概只有退休的及公園管理員會在星期一中午出現在這公園吧(當然之後發現我錯了),這裡的空氣很好,當天中午的太陽高掛,我都得脫下外套放進背囊。

初春尋幽,器材當然不能少帶,一台SONY NEX-6連4支鏡頭,分別是E16-50,Raynox MD 135mm f/2.8,Nikkor 50mm f/2,Nikkor 28mm f/2。兩支Nikkor都是帶叉仔的超老鏡。配件還有E-mount extension tube,Manfrotto MK293C4-A0RC2以及ML360-1 LED燈。

先找一片受光的紅葉熱身,拍出一點尋幽探秘的感覺,用腳架幫忙,等風停才拍,讓陽光射透葉子顯出紋理。

2

同一個拍攝技巧,拍樹上的葉子,紋理好看,拍攝時移動多一點,盡量找個簡潔的背景,避開不必要的東西,例如樹幹,向上拍,將屏幕反下來,拍攝時記得要舒服!

3

4

我的幾支鏡頭都不是微距鏡,拍大一點的葉子還行,但要拍小花的話,還需要相應配件幫忙。這個配件是Extension tube,它拉遠鏡頭跟CCD的距離,這樣就能夠拍的近一點。這東西裡面是穿透性的,沒有任何鏡片,理論不會影響成像,當然非微距鏡頭用來拍微距,質量肯定會打一點折扣,先不理,因為這東西不用100元,我亦對老Nikkor很有信心。這個東西分為5件,最底的連接相機鏡頭mount,中間3個是螺絲口收緊的,用來調整距離,分1,2,3,1最短3最長,可以獨立或分開用。最頂的是連接鏡頭用的。因為我不是用E-mount鏡頭,所以還得加個轉接環,變成這樣子,腳架不能少。

5

這個是沒有用中間3節的效果,因為距離已經拉開,基本上都已經能拍一點點微距照片。

6

這個是用了2號的效果,這花很常見,大家應該知道有多大。有腳架的話,光圈不妨小一點,畫質更好,記住等風停才拍。

7

不知道誰說過,照片不夠好,因為走得不夠近,好!再近一點。以這個方法打開腳架,能夠更高近花朵。

8

這個是用了3號的效果,裝了Extension tube,對焦再不是從無限遠到最近,基本上你只可以在某一段距離成功對焦,比如你只能在離花朵3cm的距離才找到焦點,這很不方便,稍為前後移動相機就失焦了,所以要用腳架,對焦環這時候基本上沒有用。

9

 

我一般會找一些未被陽光直接照射的花,因為陽光照在花朵上,光源很生硬,照片比較平面。要營造人造光,以前會用閃光燈,需要調整很多參數,而且火力太猛亦難控制。Manfrotto的ML360-1 LED燈可以插在hotshoe,但我發現用手拿著拍更靈活,上下左右,由邊度照射過去,在LCD直接看到效果。

10
11

我比較過不同照射角度,看看效果才拍。第一張是沒有用LED燈,第二張是從右邊照向花,立體感加強了,最後的是從花後照透,紋理顯示的很好看。

12

除了花,形狀特別的葉子也很得我心。

13

如果是在市區公園拍花,不妨等管理員繞水後拍攝水珠,這個像螺旋槳嗎?請!請不要自行向花朵噴水,您不是專業人員,不知道它喜歡與否。

14

看多一點綠色,舒服啊。

15

這是我為女朋友拍的Wallpaper,有LED燈的幫忙,顏色都會更鮮豔。

16

這張應該用上了Extension tube的1+2+3號。

17

拍花很累,Manfrotto這290腳架,中軸沒有鉤子,不能掛袋,令我當天很累,回家在看看,原來把中軸底蓋拆下,有兩個孔,我用在書桌上的放了很久,不知是哪裡的贈品的小鉤子穿進去,頂!早知一早這樣做啦!!!

18

Extension tube這東西,雖然有很多限制,但成本很便宜,可以玩玩。但如果你的鏡頭是新型號,沒有對焦環的那些的話,好有可能只能夠以最小光圈拍攝,因為它們很多都要確認連接好相機後,才把光圈打開。

LED 燈這東西,現在做到很薄,很輕,跟以前的大牛龜DV燈不一樣,很容易玩。

現在香港的花都開了,到處都很美,令我想起花潮課文內的「今天看花好,今夜睡夢好,明天工作好。」

參觀大男孩博客:http://hkbigboy.blogspot.hk
或在Facebook Like大男孩:http://www.facebook.com/HKBigboy

↓↓分享給朋友↓↓

(更多...)

【景點.香港】看看大埔漁村三門仔的日出

$
0
0

↓↓分享給朋友↓↓

最近在社交網站,看到很多漂亮的香港風景照片,彷彿現在風光攝影又流行起來,我也掏出相機,出外走走看。

如果日落是美,那麼日出對我來說就是仙境。

兩者像孖生兄弟般相似,但同時又不盡相同。晨早是我最喜歡的時間,因為空氣好,人少,空間多。住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個人空間是奢侈品,但在這個不夜城,人們都很晚起床,晨早香港基本沒人,就最能給我自由的感覺。我記得溫習會考及A-level的每一天,我都是7點鐘起床,溫習到2點左右就停,我的思想在晨早會比較清晰。

四點半起床,去停車場前看到街市附近的老鼠在找食物,心想她應該沒有想到今天會被我撞破吧。

把電話安放在電話座,打開地圖,以語音搜索『三門仔』,一條行車建議就把我帶到三門仔村前。

晨早在吐露港公路開車,是蠻享受的一件事啊。

因為之前已經來過一次,雖然看到的只有烏雲,但就把露搞懂了,所以這次直接從迴轉處進入再左轉,朝著三門仔的一個小碼頭駛去。

1

這兩張圖片在網上地圖找的,現在這已經是裝修精美的一家餐廳,從餐廳前面的小路進去,就會到達一個小碼頭。

2

這裡有十來個車位,晨早基本上沒有車常駐,偶然有些Van仔來拿魚,或者一些熱愛釣魚的開車出漁排釣魚。三門仔村內都有個小碼頭的,但那邊比較適合拍攝日落,還有那邊是漁村民居的位置,進出最好都不要開車,以免影響居民,所以把車子停這個位置就最適合。

3

天文台說日出時間為0539,這是我在0521拍的照片。跟日落一樣,日出都有所謂Magic moment,但就反過來出現在日出之前,要看,就得更早起床,但讓我跟您說,絕對是值得的。一些漁民已經晨早作業回來,他跟我說沒有什麼收穫,現在大埔近岸已經很少有漁獲,要去東坪洲或塔門附近,才有點看頭。

4

這裡是小漁民停泊小艇的地方,他們用麻繩固定小艇,每朝就把小艇拉回來在出發。而小艇就成為了完美的前景,令照片頓時漂亮起來。

5

在這裡,您可以把車子停在碼頭傍邊,支起腳架,打開車尾箱靜靜的坐下,慢慢等待日出的來臨,爽死啊。

6

離日出時間再靠近點,顏色變得更濃,火燒般的顏色實在難得。

7

渾然天成的美景,跟繁華的市區相比,顯得格外高貴。

8

大美篤的大壩,上面沒有亂騎的joe joe,融入了山中。

9

換上一支長焦距鏡頭,用另一個角度看世界

10

我在想,買不起遊艇快艇,買艘舢板都可以親親海洋啊,這主意可行嗎?

11

橘紅色的天空,令人心曠神怡。下次應該帶一袋橘子,看著山的背影,邊吃邊拍。

12

好,日出了,這次沒有日出相片,因為我選擇了拍Time Lapse短片,日出經過觀景器進入眼簾,同時經過鏡頭投射在數碼底片。

13

太陽已經出來了,一切都慢慢恢復正常,這一天才剛開始,這個海天一色的情景,對上一次看,是在2007年的一個滑水日,晨早七點,水平如鏡。

14

這次拍攝用上Nikon D600,24-85mm f/3.5-5.6套裝鏡頭,70-200mm f/4小小黑,Manfrotto BeFree旅行三腳架。全片幅單反,給我帶回10年前使用膠卷單反的感覺,缺失了多年的邊緣散景回來了。

15

這麼美好的時刻,當然要跟朋友分享,能夠找到能一樣瘋癲的人很難得,也是Nikon的朋友啊。

16

p.s.拍攝日出沒有什麼竅門,就好像一位健康快樂的女子不用化妝都煥發光彩一樣,景色太美,隨便按下快門照片都美。當然把感光度調到最低,光圈收小一點,使用腳架幫忙穩定一下是應該的。使用live view功能可以減少相機震盪,照片模糊的機會,讓眼睛離開觀景器,可以坐在車上,慢慢拍啊。

住在香港真幸福啊。

http://www.facebook.com/HKBigboy

↓↓分享給朋友↓↓

(更多...)

【賞櫻.景點】大台北賞「寒櫻」三大名所!最佳賞花期倒數一週:平菁街42巷、東湖樂活公園、新烏路

$
0
0

↓↓分享給朋友↓↓

1-0

部落格寫櫻花已經邁入第九年了,每年從一月追到三月,大台北的賞櫻景點幾乎跑遍了,幸運的就會被寫下來,來不及記錄的就成為回憶中的美好。

# 大台北賞「寒櫻」三大勝地

大台北哪裡可以賞寒櫻,從陽明山到信義區都可見蹤跡,我整理出三大寒櫻名所:平菁街42巷、新烏路、東湖樂活公園

以今年的花況來說

(2015.1.30) 新烏路的花園新城已經開到八成,平菁街開到八成,樂活公園僅開三成。

(2015.1.27) 新烏路的花園新城已經開到六成五,平菁街開到六成五,樂活公園僅開三成。

(參照 台北市政府-賞櫻微旅行 1.30網站資訊)

▼花況預報

地點 櫻花種類 數量 開花時間預報
平菁街42巷 寒櫻 45株 參考時間 1/20~2/5
樂活公園 (內溝溪旁步道) 寒櫻 76株 參考時間 1/25~2/10

大家關心的寒櫻「最佳賞花期間」,就是滿開的最美狀態,花園新城倒數7天,平菁街倒數7-10天,約莫一週後就會開始凋零了,由緋寒櫻(台灣山櫻花)和八重櫻繼續接力盛開。

# 我是癡心的「花守」

最初會愛上櫻花,是因為那一片華麗盛放的花海,而我是個痴心的「花守」,守護年復一年的花開,隨著「櫻前線」衝鋒陷陣,永遠執迷不悟,一生為櫻瘋狂。

3-2

櫻花,我最初愛上的是花開;爾後,我更愛落櫻繽紛的花落。

一般人都愛櫻花盛開時的華美,就像春神恩賜的幸福御守,送給每個懂著及時行樂的人。

最難最痛最美的,其實是告別。

那一年,我在天元宮遇上如大雪紛飛的「櫻吹雪」,櫻瓣如雪片般飛逝,

我瞬間闖進了電影《末代武士 The Last Samurai》的場景,

武士在櫻花雨中廝殺,如花落壯烈的告別,

這一刻清澈美麗,卻帶著濃烈的哀傷。

▼影片─讓眾人尖叫的櫻吹雪

# 「寒櫻」爆炸開綻,讓我移情別戀

總算走過了漫長的冬日,今年台北的冬天,異常地擁有最多的晴天,我好希望這片藍天永遠不會落幕。

總是在花開中,才從嚴冬大夢裏醒來,察覺春日的腳步已近,先是一月雪白的梅花開綻,接著是花團錦簇的寒櫻盛放,再來是緋寒櫻(台灣山櫻花)、八重櫻昭和櫻紅粉佳人,最後是三月的吉野櫻

原先我偏愛的櫻種是吉野櫻,泛白的花簇,花瓣一瓣瓣隨風飄落,充滿日式風情的「櫻吹雪」。

4-3

後來,我愛上了寒櫻,也是近幾年大規模栽種的新寵,它總是身先士卒成為台灣最早開放的櫻花,滿足了遊人睽違一年的企盼,不只陽明山有栽種,由於植株耐熱良好,連在內湖信義區都可見身影。

5-4

寒櫻的花色介於吉野櫻和緋寒櫻(台灣山櫻花)之間,色碼落在粉紅和桃紅之間,花束像吉野櫻一樣花團錦簇,開花期早又開花性良好,我能不移情別戀嗎!

如果寒櫻是每年花開的序曲,吉野櫻就是告別的輓歌,同樣的賞花,卻帶著截然不同的心境。

# 寒櫻名所-平菁街42巷,牆外的櫻飛

平等里種滿了櫻花,到了春天一片奼紫嫣紅,而平菁街42巷是賞寒櫻的重鎮,每年只要花開訊息一出,立馬就變身為菜市場,塞車一路塞到山下的至善路。

6-5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平菁街42巷 (地圖)
交通資訊:公車小19至平等里站,或303公車到崙仔尾站下車,往客官農場方向進入,即可抵達。

感謝平菁街42巷的住戶們,你們辛苦栽種了寒櫻,讓我們每年都有櫻花可賞,也是你們,讓台北人認識了寒櫻,以及間接推廣了寒櫻的栽種。

7-6

8-7

平菁街,這是我第九年的造訪,由於離家太近了,每年花開我都會來個兩三次,跟走廚房一樣,每一年隨著人生閱歷的成長,都有不一樣的感受。

9-8

10-9

11-10

我經歷了半年的動盪生涯,意外感受到此刻春光的靜好,我今年依然沒有牽著另一個人的手,漫步櫻花林下,還沒能一起走到花季(嘆氣),最近先不要輕言談愛情,一切就隨緣吧!

12-11

漫步在櫻花樹下,感受春光漫漫的美好,能夠賞櫻的人都是幸福的,因為花有限期,才叫人懂得珍惜。

13-12

14-13

陽光正好,怎麼拍怎麼美,每次都能拍到不一樣的風景,今天遇上帥氣的敞篷跑車,可愛的孩兒,以及一對熊兒戀人。

15-14

16-15

17-16

客官農場旁的陽明蘇苑,屬於私人住家,裡頭沿著梯田地形一層層栽種寒櫻,若用遙控直升機拍攝一定相當壯觀。

18-17

主人具有佛心,偶爾會供遊客開放參觀,我很幸運的剛好遇上開放時間,得以參觀私家住宅的美麗花海。

19-18

20-19

如果我也有這樣的庭院,那該有多好,我一定要栽種不同的花木和變色木,一排櫻花、一排油桐花、一排落羽松、一排楓葉,另外搭配一棵阿勃勒、台灣欒樹、美人樹、流蘇、梅花,我這樣會不會太貪心(笑)。

▼平菁街42巷-往年盛開全貌

21-20

# 寒櫻名所-新烏路上,轉角相遇滿山櫻花

今年我的第一場櫻,在日本沖繩,跟台灣差不多花開的時間,而今年台灣的第一場櫻,跑去了新店,感謝阿梅姐的帶路。

22-21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新烏路一段新城大道 (地圖)
交通:捷運新店站下車,搭乘綠3於伸仗橋下車,即邸達花園新城

23-22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套熟悉的私房路徑,不管是旅遊或賞花,以往都是我帶別人去探路,第一次循著別人的路徑來賞櫻,我格外興奮,能夠交換彼此心目中的典藏,是件幸福的事。

24-23

25-24

新烏路,兩年前有來探過,具體的來說有兩處可以賞寒櫻,分別是「花園新城」「屈尺仁愛亭」,其他寒櫻都分佈在山路上,無法清楚的跟大家定位說明。

26-25

27-26

一連幾年,花園新城寒櫻和平菁街都同時開,北區和南區的朋友都有寒櫻可賞。這個點雖然花開得很盛,可能卡在斜坡路上,卻不是很好拍。

28-27

29-28

新烏路附近的大小山路,我建議大家時間多想避開人潮,不妨就進去繞繞,一定可以發現很多驚喜。

30-29

31-30

32-31

山路上拍攝的櫻花,不只沒有路人,畫面還能搭配上翠綠的山景,堪稱一條讓人心曠神怡的賞櫻路線。

33-32

34-33

「屈尺仁愛亭」我第一次來,是一個社區小公園,在櫻花盛開的時刻,聚滿了來自各地的攝影師。這個點的畫面沒有太多變化,就拍微距吧!

35-34

36-35

37-36

# 寒櫻名所-東湖樂活公園,平地最大的櫻花河畔

東湖康樂街61巷的樂活公園,是去年大紅大紫的寒櫻新景點,已經成為台北市除了陽明山地區,和中正紀念堂並列為兩大平地櫻花林,賞櫻步道約3公里。

▼東湖樂活公園-往年盛開全貌

38-37

39-38

地址:東湖路和康樂街交叉口 (地圖)
Google 請輸入巷頭的「康樂街63號」(三陽機車行)或巷子中間的「康樂街61巷10號」
交通資訊:東湖捷運站下車走路9分鐘,公車 53、281、287、630、646、小1、棕19、藍12、藍51等公車至東湖社區站下車,往內溝溪方向步行約7分鐘可到達。

以前是大有巴士的公車總站,經過里長爭取改建成為公園綠地,寒櫻是靠林清池和當地志工的辛苦種植了多年,才有現在櫻花林的規模。

40-39

41-40

原以為山下氣候炎熱且日光充足,會開的更早,想不到我來早了,暫列為台北最晚開的寒櫻。

42-41

東湖樂活公園,想必多年以後,能夠像日本河岸一樣,綻放著滿滿的櫻花,會愈來愈壯觀的。

43-42

內溝溪是在納莉風災後才整建河堤,算是台北新一代的河堤建設,河堤牆上有東湖的歷史介紹,以及地理環境的變遷。東湖舊稱「五份」,最早由黃家開發的,黃家在分家產時,分給四個兒子以及一個孫子,總共五份。

44-43

45-44

對岸的河堤壁面在正施作「五份上溪圖」,堪稱是「清明上河圖」的翻版,長度200公尺的馬賽克公共藝術,記錄東湖開發百年的記憶,是東湖未來旅遊的亮點

46-45

47-46

這幅圖由老畫家嚴松濤創作,以內溝溪上、中、下游為架構,記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的地景地貌,有農村風光和重大節慶等人文意象。

48-47

我沿著河堤往上走,赫然發現內溝溪沿岸,已經被栽種了滿滿的櫻花,有1-2萬棵櫻花,而且密度很高,由當地居民自發性募資栽種。目前台北市政府針對內溝溪,正進行綠美化。

49-48

樂活公園一帶種的是寒櫻,上游種的都是台灣山櫻花,步道有三公里,等花開的時候,可以來走走,要走完也要花點體力啊!

50-49

這三個賞櫻景點中,最讓我驚喜的是樂活公園,雖然花還沒大開,但這以後絕對會取代中正紀念堂,成為台北市最大的平地賞櫻重鎮。未來除了士林北投山區,連內湖河岸都成為賞櫻的好去處。

# 燃燒吧!櫻花魂

櫻花見頃中,賞櫻正是時節,櫻花提醒我們春光正好,所有美好的時光都是短暫易逝的,要把握每一刻所擁有的當下。

另外,在台北都會區,也有寒櫻可以欣賞,分別在松菸文創園區和信義區。

▼松菸旁的「內政部警政署 刑事警察局」(2014.2.6)

51-50

52-51

▼信義區松仁路,中強公園對面的「華納花園」(2014.2.6)

53-52

54-53

待寒櫻結束,下一波蓄勢待發的是台灣山櫻花和八重櫻,想了解其他賞櫻景點資訊的請點這(完整賞櫻文章)。

最後,送給大家一首我的愛歌,コブクロ的《桜》,他們用歌聲訴說盛開的美景,也傳遞出清澈的哀傷。

賞櫻日期:2015年1月24-25日

↓↓分享給朋友↓↓

(更多...)

【賞梅.景點】攝影師最愛的賞梅秘境-志成公園 &士林官邸

$
0
0

↓↓分享給朋友↓↓

1-0

2-1

最近的旅遊新聞爭相報導梅花開了,去年還殺去桃園角板山和南投烏松崙賞梅花,過年前忙著寫書和補習,只能固守大台北,偶爾偷閒出去走走。

梅花雖然貴為國花,反倒是櫻花種的還比梅花多,台北首都地區賞梅的地方相當有限,只有中正紀念堂、士林官邸和逸仙公園,根據網路消息目前花開最盛的地區,就屬士林官邸一帶了。

士林官邸的梅花開了,但我今天鎖定的主要目標不是陸客大本營,而是攝影師的新寵「志成公園」,就在士林官邸附近,可以當作一條旅遊動線來拍攝。

3-2

「志成公園」從元旦開始就受到攝影師的密切關注,從1/10開始一週,堪稱是花況的高峰期。有時想想,梅花和櫻花真是投資報酬率低的樹種,樹身纖細無法成林蔭,花開花落就那兩週,但我還是會願意在庭院裡栽種。

4-3

「志成公園」採中國園林風的造景,幾棵白了頭的梅花樹,逕自在隔牆裡盛開。

5-4

中國園林最美的就是窗,從一扇窗望出去的景色,就像是一幅中國畫。

此刻的窗外,彷彿告別了冗長的寒冬,乍現了熱鬧的春光。

6-5

一牆分隔兩個世界,穿過環牆,有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外頭是車水馬龍的都會區,而裡頭是梅花綻放的綠地。

7-6

8-7

春光正好,梅花正美,如果早一點,人少一點,就可以在梅花樹下野餐了吧。

9-8

10-9

11-10

北投陽明山區已經被櫻花攻佔了,那士林區就栽種梅花吧,讓不同的時節有不一樣的驚喜,也將觀光人潮分流。

12-11

13-12

14-13

15-14

16-15

「志成公園」是我心目中台北拍攝梅花的首選,因為樹大枝多,花開得熱鬧非凡,拍起來就格外壯觀。

17-16

18-17

陽光下,一位老奶奶攙扶著爺爺來賞花,瞬間世界無聲,只剩下他們緩慢的步伐聲,相較於轟轟烈烈的愛情,平凡真摯才是人生最美的光景。

19-18

這一幕,讓我想到東京的明治神宮,我和Kimi在草坪上曬太陽時,發現旁邊有一個空的輪椅,而草坪上有一對爺爺奶奶在曬太陽,陪伴才是愛情最雋永的幸福。

20-19

21-20

可惜今年的花季我還是等不到這一雙手,未來我也會牽著妳的手,走過每一年的花開花落。各位拍謝,每年春天一到,我都會不小心寫發春文。

22-21

林志玲之前上大陸電視節目《大牌駕到》,他開出的「徵婚條件」很平凡,她淚流不止的說:「等我老了生病了,你願意陪我一起去看病。」看到這我也跟著她的心緒難過不已。

23-22

24-23

女神的願望,跟平凡人一樣簡單,她只需要一個伴,老的時候能夠有一個人陪著去看病,偏偏最卑微的願望,往往最難實現。想對志玲姐姐說聲加油,祝福妳最終會獲得幸福。

拍完志成公園,繼續往士林官邸前去,每次進士林官邸都很掙扎,畢竟這裡是陸客太多了,人多就很難有好景。確實一走進去,立馬感覺身在中國,有一種很微妙的錯亂。

25-24

26-25

27-26

28-27

玫瑰園裡的梅花正盛開中,樹目前還算小棵,可以拍近景,但花況的景緻沒有志成公園來的漂亮,反正只要天氣好,怎麼拍都美!

29-28

30-29

31-30

士林官邸很多元素可以拍,不只玫瑰花,還有建築和各種植栽,不管台灣人還是大陸人都拍得很開心。

32-31

33-32

34-33

原本今天下午,要窩進圖書館寫書的,但難得的大藍天,稍縱即逝的花季,怎能不出發好好把握。

35-34

我單眼目前送修中,臨時出門勘景,只帶了小相機來拍,好在巧遇了阿梅和科南,借了5D3給我玩,可惜我還不熟悉,陽光也撤的早,因此沒拍出太多佳作。

36-35

晚上變天,下起了大雨,不禁擔憂這一季梅花,被雨打落了不少,開始進入尾聲了。賞花要及時,追夢也要及時啊!

賞花日期:2014年1月13日

台北市士林區志成公園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中正路104號旁 (中正路與雨農路交會處)

搭乘大眾運輸:
1、公車:搭乘111、206、255、255(區間車)、260、260(區間車)、303、303(副)、303(區間車)、304承德線、304重慶線、620、620(區間車)、小15、小15(區間車)、小16、小17、小18、小18(區間車)、小19、紅30、紅30(區間車)、紅5至福林國小站即可到達志成公園。
2、搭乘捷運:淡水線於「士林」站下車,捷運一出口,沿中正路步行約10來分鐘,即可到達。

↓↓分享給朋友↓↓

(更多...)

【景點.香港】新界東北天然屏障-八仙嶺

$
0
0

↓↓分享給朋友↓↓

如果看見新界東北四字,筆者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聯想到,近年政府在一片爭論中依然通過的「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然而新界東北範圍廣闊,除了涉事的打鼓嶺、古洞北等地之外,即將介紹的八仙嶺也位於新界東北地區之內。

八仙嶺之所以得此名稱,乃因其長達一公里的山脈,山脈由八個山峰所組成,當中以西邊的純陽峰為最高點,達590米。由西向東數,即是純陽、鍾離、果老、拐李、曹舅、采和、湘子和仙姑峰。八仙嶺因為其山脈之形態獨特,加上南向吐露港,無任何阻擋,即使遠在馬鞍山,也能輕易被望見並辨認出來。

Processed with VSCOcam with t1 preset

要登上八仙嶺,可乘搭火車至大埔墟,再轉乘巴士或小巴至大美督下車,再經新娘潭道,接入八仙嶺自然教育徑,最後沿衛奕信徑十段上行,便可到達仙姑峰。登山後只須沿衛奕信徑九段一直行,經過黃嶺和屏風山,便能到達鶴藪。於鶴藪就可乘搭小巴至粉嶺火車站離開。當然,也可以反方向走,以鶴藪為起點,大美督為終點,而這次筆者就正是由鶴藪起行。網上資料大多指四、五個小時便能走畢全程,而筆者和朋友行行停停,用了七小時,由早上十一點走到下午六點多才完成旅程。

Google出動:八仙嶺至鶴藪路線八仙嶺鶴藪交通

Processed with VSCOcam with t1 preset

在黃嶺時,沿途可遠眺一河之隔的深圳鹽田區。而整個旅程途中,視野也相當廣闊,可以看到船灣淡水胡、大埔、中大、馬鞍山等景色。唯當日天氣欠佳,能見度稍低,相片就不在此分享了。

Processed with VSCOcam with t1 preset

 

Processed with VSCOcam with t1 preset

 

Processed with VSCOcam with t1 preset

 

Processed with VSCOcam with t1 preset

在中大生活時,周不時都在合一亭望到八仙嶺,早已產生走一轉的念頭。那時看見連綿山脈,都抵不了自己眼前一根手指,總以為可以很快走完整條山脈。但當站立在山上時,即使再多手指,也掩蓋不了巨大的山體。而原先很快走完的念頭,也頓成了三歲小孩的傻氣想法。

七個鐘頭後,我們終於到達仙姑峰,實在累透了。不過,還有下山走至大美督的路等著我們呢……

Processed with VSCOcam with t1 preset

雖然八仙嶺路線需要的體力比較多,然而難度亦不算高,加上視野的廣闊,是香港不可多得的休閒行山路線。若天色見好時,大家一定要去走一趟呢。

攝於 2015.01.28 @ 八仙嶺

 

Facebook Page|Dorason Photography

http://www.facebook.com/dorasonhk

Blog | 記錄 分享

http://dorasonhk.blogspot.hk

↓↓分享給朋友↓↓

(更多...)

【生態攝影.景點】猴攝

$
0
0

↓↓分享給朋友↓↓

1

2

香港的城門水塘這地方已去了很多遍,但一直都只為拍日落,星軌或銀河等照片,卻從未試過拿起一枝長焦鏡頭,一心跑去拍馬騮。這天因時間不多,天色不好,但又想出外拍一下,結果便拿起了一枝150-600mm的鏡頭,匆匆去拍了一會。 香港要拍攝馬騮,地點應該都不太多,其中城門水塘也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3

4

這次手持一枝長焦,邊走邊拍,實在也有點吃力 (連相機合計也有2kg多了)。建議真的打算拿一枝大炮去拍馬騮的各位,準備一枝單腳架會更好,沒用時也可當武器,用來防範一下附近的馬騮。 要拍馬騮,器材應該都不用多說,長焦總會是好選擇,但因那邊的馬騮已不怕人,所以經常會走得很近。一枝70-300mm其實也足夠。ISO方面可提高一點,以應付馬騮不斷移動。 拍攝要點方面,反而不是器材或技巧。

5

6

那些馬騮除了不怕人,甚至也會襲擊人。當天我有留意到有途人刻意挑釁馬騮,大力踏地衝向牠們。雖然那位「成熟的男士」成功嚇退一隻馬騮,但其實這舉動很容易換來自討沒趣的結果。

7

攜帶物品方面,膠袋最好不要外露。馬騮看到膠袋,都會幻想膠袋內裝著食物,繼而露出貪婪的眼神,再看準機會,一下子搶過來。此外,食物最好放到背包內,以免被竊。

8

9

馬騮有時也會露出讓人同情的眼神,希望您能給牠食物。這裡建議各位盡量不要餵飼牠們。馬騮在野外生活,牠們自有覓食方式。馬騮變得不怕人,甚至攻擊人,就是因為太多人餵飼牠們,讓他們已適應與人類共存。當人有食物而又不給牠們時,便可能會襲擊人,繼而搶去食物。

10

11

當有馬騮走近時,千萬別做出太大動作。如果您立即奔跑,牠們便會以為您作出攻擊,之後會如何應該不用說吧。 拍攝馬騮時,盡量不要走太近。牠們走近您是沒問題,但您走近牠們,便會惹來被襲擊的可能性。馬騮本身也會適當地與人保持安全距離。

12

如要拍馬騮BB時便要格外小心。馬騮BB還沒適應人類,您走向牠,會起相機對著牠,甚至只是望著牠,牠也可能以為您向牠攻擊。儘管馬騮BB的殺傷力可能不大,但牠救求後,馬騮媽媽飛奔出來,這才是好戲真正上演的時候。

13

14

其實說到底,處處小心,不要主動挑釁牠們,不要讓牠們誤以為您拿著食物,這樣已足夠了。 城門水塘除了風景,也可拍一下這另類的題財。細心觀察牠們的一舉一動,也能感受到不少樂趣。準備一戰馬騮的各位,可參考一下當天所拍的馬騮照。(怎麼我每次看到馬騮的樣子時,總會想起李X鼎!)

歡迎瀏覽:我的Facebook專頁
聯絡方法:kcyungj@hotmail.com

15

↓↓分享給朋友↓↓

(更多...)


【景點‧潛攝】食‧瞓‧潛攝系列 (1) ~ 目不暇及阿尼洛

$
0
0

近日中港台水肺潛水(Scuba Diving)熱潮升溫,除了吸引藝人們一窩蜂參與外,就連老牌旅行社也開辦「浮潛團」到潛水聖地過年。作為潛攝發燒友,自然樂見這種運動的普及,因此希望可以藉著食‧瞓‧潛攝系列,分享一下外潛的經驗和照片,讓一眾「大花」多了解外地潛點、生態及亮點。

↓↓分享給朋友↓↓

Harlequin Shrimp @ Anilao

系列的第一炮,是港人熟悉的菲律賓。到菲律賓旅遊對港人來說可能不值一哂,但對「大花」來說,她是世界聞名的潛水勝地;菲律賓有七千多個島嶼,環佈於整個菲律賓海域,她有著全世界第二長的海岸線,先天的優勢造就了潛水旅遊業的逢勃發展。在菲律賓全年四季都適合潛水,縱使在冬季,平均水溫仍然維持在29℃左右,而且全國多島嶼及內海,因而幾乎全國都可以潛水。尚有一個吸引潛水客的優點就是在菲律賓的整體消費較外地低,在這裡潛水跟渡假是絕佳的配搭和有很多的選擇。

mandarin

阿尼洛(Anilao)是甚麼地方呢?問香港人相信十個有九個也未聽聞過,阿尼洛位於馬尼拉南面約一百二十公里左右,位處八打雁省馬比尼市內(Mabini, Batangas),是菲律賓較早期開發為潛水旅遊的地方,因為交通方便,由馬尼拉出發只需兩個半小時車程,所以不但外國潛水客喜歡到訪,就連菲律賓本地的潛水人也視之為潛水實習和渡假的好地方,地位有點像台灣的墾丁,每到週末旅客潛水客都絡繹不絕。阿尼洛因為緊鄰海岸,沒有腹地容納娛樂場所,適合想要恬靜休息的度假遊客,怕悶和想有夜生活的潛水客,請到PG好了。

snake

阿尼洛原本是個小漁村(現在的感覺仍是),由於潛水旅遊業的興起,使原本從事漁業的居民大多轉職,跟當地的導潛和教練說起,他們的上一代原來都是捕魚為生的;此地的潛水業分工很仔細,大多以外判的方式運作,潛店和度假村不必擁有自己的船隻和船員,而是跟外判商預約租用,連導潛和教練也是有固定的外判班底,不需養活一班人(彷彿就是港式經營的模式…);營運成本降低了,我們這些客戶就可享受比較便宜的服務而又不會影響服務質素,由於從業員間有競爭,自然不敢馬虎,影響自己的生計。

Coralcrab

阿尼洛的海下世界主要是由塔阿爾火山(Taal)爆發後的灰燼所構成,塔阿爾火山是菲律賓最活躍的火山之一,直到今天潛水客仍可在海底探手到沙下,感受火山的熱情;因此此處的海洋可說是得天獨厚,海水溫暖又略帶清涼,鹽度適中偏淡,火山灰又為最基層的海洋食物鏈提供了養份,建立起一個天然的海底溫室,使珊瑚大量繁殖,令許多較低等的海洋生物,特別是無脊椎生物喜歡大量群居於此,這也就是為何此處的小東西極為豐富及多樣化的原因,深受微距攝影者歡迎。

nudibranch

goby

阿尼洛有三十多個潛點,較為人熟悉的有The Cathedral(20-30m),如果你是第一次到阿尼洛的話,導潛必會帶你到這個頗有來頭的「景點」,原來熱愛潛水的菲律賓前總統羅慕斯(Fidel Ramos),在1983年將一個受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祝福過的十字架,放置到這個潛點,因而有海底教堂之稱,後來其他潛水客又在十字架旁,架設了一個上面刻有NAUI字樣的水底城堡,使這個潛點更有特色;

Cathedral-2

pipefish2

Mainit Point(aka Secret Garden / Secret Bay 15-30m)兩潛點位置相鄰,是最常到的Check Dive位置,描述這兩個潛點很簡單,就是一片泥沙地的斜坡,但在泥沙下隱藏有無數的小怪物,潛到20m下有時會找到White Tips Shark;

skeleton

porcelain

Kirby's Rock(我們暱稱它做海參山5-30m/drop off 75m)這個潛點首先會帶給你視覺上的震撼,就是整個海底山丘佈滿黃色的花海參(Colochirus Robustus, 山丘約高20m全都密密麻麻佈滿著!),然後就是到29m位置排隊睇黃色的豆丁海馬(Pygmy Seahorse),這裡有一株位於「山腳」的海扇網狀珊瑚(Muricella),必定可以找到豆丁海馬,因此每天都有潛客在排隊等影相。

seahorse

pipefish1

食瞓潛完後記 :  導潛(Dive Master)

經常聽到有「大花」問如何拍好海底攝影,老生常談的答案當然是潛多一點,努力提升自身的潛、攝技啦,這方面很多有經驗的先進已經分享過,無謂班門弄斧了;至於攝影架生的購置方面,器材先決是常識吧,無甚討論的空間,各位高富帥,攝影(尤其是潛攝)從來都是高消費的嗜好啊;而如果你是外潛攝影的話,反而不要忽略導潛這一環節,有經驗細心的導潛除了能照顧你的安全,幫你找到「模特兒」外,有時還能提供攝影意見,助你升呢。在阿尼洛你可跟潛店溝通,說明你想著重潛攝多一點而非只是Fun Diver(麻煩你自己撫心自問會唔會喺海底跌吓跌吓裙拉褲甩咁,先好作出這種進擊的要求),他們可以安排一批對攝影有經驗的導潛招呼你(上文提過他們多是外判團隊,分工比較專業),當然這要視乎當時是否旅遊旺季了;筆者曾經遇過一位跟攝影大師合作過的導潛,他對潛攝有著專業級的追求和執著,每每在拍完照片後都會要求睇相(即時在海底睇!),影得唔好同我影到好先升水呀!

I.T.陳 @ ESDP Society

食瞓潛攝俱樂部: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SDP-Society/938921476127358

↓↓分享給朋友↓↓

(更多...)

【街拍‧景點】攝影之行(一):油麻地

$
0
0

↓↓分享給朋友↓↓

今次出門,是頗即興的,沒有預先的準備或資料搜集。這跟自己以往的做法有點不同,但發現沒有任何準備的出門,比想像中刺激一點,因為你不知道將會遇見怎樣的景物,怎樣的人。當然,如果目的地是危險性較高的地方,或需要攀山涉水,還是最好先做足功課。當天即興出發,只因不想留在家中,想到外面的地方走走,說不定能發現新的攝影地點呢!

到達油麻地後,先走到油麻地果欄逛逛。部分台灣或其他地方的讀者可能不知道,油麻地果欄落成於1913年,是香港的主要水果批發市場。每天的凌晨,貨車也絡繹不絕地把水果分發到不同的地方。如果要看到最熱鬧的油麻地果欄,就需要半夜溜過去了。

到達的時候,果欄內的很多水果檔也打烊了,所以環境很幽暗。我待在小巷裏,等待途人走過這個出口,把握時機按下快門。相片看起來有點像電影海報吧!

IMG_7658離開了果欄,走到外面,看見一位行動不便的老人,努力地推動著輪椅,緩慢地前進。到底,在每個孤獨的身影後,又有著一個個怎樣的故事?

在拍照的時候,想起歌手陳綺貞說過的一句話:「每個人身上都拖著一個世界,由他所見過,愛過的一切組成的世界。即使他看起來是在另一個不同的世界旅行生活,仍不停地回到他身上,所拖著的那個世界去。」仔細的想想,這句話說到心坎裏。

在沒有腳架的情況下,手持以慢快門拍攝也不容易呢!唯有倚在欄杆上借力。街頭攝影一般也在街道上拍攝,如果想以不同的視點拍攝,不妨走到天橋上。行人天橋會讓你以截然不同的視點觀看街道上的景物。

後記

油麻地是一個不錯的拍攝地點,也讓我們認識繁榮香港的另一面。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街拍時,請盡量不要打擾別人,也不要跟縱著別人拍攝,以示對他人的尊重。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或想看更多,可以Like我的Facebook或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謝謝!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hrisyiupro
YouTube: http://goo.gl/lzXzXG

↓↓分享給朋友↓↓

(更多...)

【拍攝景點】屬於香港的雲海景致 - 鳳凰山

$
0
0

香港最高的三座山,分別是大帽山、鳳凰山及大東山。得上天眷顧,大帽山與大東山的日出雲海都能遇到,餘下鳳凰山便是一直希望完成的目標。鳳凰山高934米,如欲到山頂主要路線有二:由伯公坳或由昂平出發,伯公坳路線較平緩,但需時較長;昂平則斜度較大。

這次選擇由伯公坳出發,在東涌乘坐大嶼山巴士,在東涌道的最高點的巴士站下車,車上的乘客都投以奇怪的目光,可能在平日上山的人畢竟不多吧。站在鳳凰山的入口處一邊在整理裝備一邊抬頭望向天空,只看到繁星點點卻不見雲霧穿梭,心情有點複雜。清澈得沒有一片雲的天空,對拍攝星空而言自是夢寐以求,尤其在二月初春的潮濕季節更是難得,但與今天拍攝的雲海目標卻背道而馳,一點迷霧也不見又何來雲海?

但「既來之,則安之」,反正已決定好的事就不要輕易放棄,沒有人能告訴您明天的日出是怎麼樣,只有您自己親身去經歷。沿山路進發,漸漸遠離東涌道的街燈,星星就更顯得密密麻麻,可惜機場的光害令北面的星光消失了不小,即使如此,這晚的星星都足以令人樂透。邊走邊看著滿天星光,不經不覺便到達山腰的涼亭,與一早到來的朋友會合,一邊拍攝一邊順道小休。

星空下遙望大東山,在嘗試構圖時幸運地看到流星,也剛好拍攝下來,我心裡也祈求著雲海的出現。(拍攝資訊:Canon EF 16-35mm f/2.8L II USM:F3.2 30秒 ISO640 wb: 3000k)

↓↓分享給朋友↓↓

1

休息了一會兒便繼續上行,景觀更見廣闊,此時海面漸漸有雲層形成,看到雲層慢慢由北向南面,蓋過了東涌的高樓,此圖希望抓住雲海快將淹沒城市的一刻r: 3000k燈火通明,海上被薄霧。 (拍攝資訊:Canon EF 70-200mm f4.0L USM:F5.6 10秒 ISO200)

2

同時雲層正圍繞著大東山,已蓋過貝澳一帶,亦因光害被雲層隔開,星空更顯突出。(拍攝資訊: Canon EF 16-35mm f/2.8L II USM:F3.5 30秒 ISO640 x 68張)

3

曾看到了雲海,也曾看到星空,可是兩者共存的機會確實不多,更難得的水平線上能見度也十分高。即使已是零晨我們也興奮得毫無倦意,一面忙碌地拍攝一面談天說地,友人說能看到這樣的情景已很滿足,我笑說:「我貪心D,想影埋雲海銀河,哈哈!」,說完我們為這個夢話都在哈哈大笑,就在這時候我看著相機的屏幕大叫了一聲:「銀河啊!」,我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從未曾那麼清楚的看過銀河從雲海近水平線般緩緩升起。(拍攝資訊: Canon EF 16-35mm f/2.8L II USM:F3.5 25秒 ISO1600 wb:3000)

4

為找到更好的景觀,我飛快地往山頂出發,上氣不接下氣地到達,雙腳也有點發抖,但完全是值得的,此刻尤如在仙境中,雲海緩緩地湧向岸邊,把地面光害分隔開,整個銀河再現眼前,那是種不能形容的感動。(拍攝資訊: Canon EF 16-35mm f/2.8L II USM:F3.5 20秒 ISO1600 wb:3800 )

5

不知應該用什麼文字去表達這個情境,我們遇到、看到的都是令人嘆為觀止的景象。這張照片攝於05:57,天空已開始看見日出的曙暮光,但銀河的光芒仍不減退。 (拍攝資訊: Canon EF 16-35mm f/2.8L II USM: 054mio 190F3.5 20秒 ISO1600 wb:3500)

6

晨光慢慢地從地平線上升起,此刻的大東山被雲海圍繞著,如不是親身經歷,我也不相信香港有如此美景。(拍攝資訊: Canon EF 16-35mm f/2.8L II USM:F4.5 25秒 ISO640)

7

雲海像浪濤拍打山脊般,尤如看到的海岸一樣。(拍攝資訊: Canon EF16-35mm f/2.8L II USM:F5.0 5秒 ISO320 wb:5200)

8

不約而遇的師兄師姊們,大家都在忙碌地拍攝著眼前的美景。(拍攝資訊: Canon EF 16-35mm f/2.8L II USM:F4.0 0.5秒 ISO500 wb:5200)

9

快到日出之時,天上泛起一片美麗金光。(拍攝資訊: Canon EF 16-35mm f/2.8L II USM:F6.3 2秒 ISO200 wb:5200)

10

旭日初升的一刻,我不禁自問:「這是現實嗎?」。(拍攝資訊:Canon EF16-35mm f/2.8L II USM:F16 1秒 ISO50 wb:5200)

11

從一望無際的雲海中,晨光已照耀著鳳凰山脊。(拍攝資訊: Canon EF16-35mm f/2.8L II USM:F11 1/125秒 ISO200 wb:5200)

12

太陽已高掛在天空上,這時候走到鳳凰山的另一面,看到的也是壯觀無比的景象。(拍攝資訊: Canon EF 16-35mm f/2.8L II USM:F11 1/125秒 ISO200 wb:5200)

13

從鳳凰山望靈會山一帶的景象。(拍攝資訊: Canon EF 70-200mm f4.0L USM:F11 1/400秒 ISO200 wb:6000)

14

從未曾試過拍完日出,是如此不捨地離開。(拍攝資訊: Canon EF 70-200mm f4.0L USM:F11 1/400秒 ISO200 wb:5200)

15

拍到記憶咭差不多滿了,我把相機收好,打算休息一會下山去。一整晚沒睡,加上登山消耗大量體力,所以便找了一個位置坐下休息,看著這美麗的景色,我才發現每當遇上美景時,腦內總是想著怎麼去好好的拍下來,眼睛要留意景觀的變化,去預測下一步怎樣改變拍攝方法,從未曾靜靜地去享受這樣的美景,和暖的陽光、一望無際的雲海,這一刻,就像置身於雲上的國度一樣。

Herman Yeung
Fotop: www.fotop.net/Herman
Facebook: www.facebook.com/heryeung

本輯照片使用拍攝器材:

  • Canon 5DmkIII
  • Canon EF 16-35mm f/2.8L II USM
  • Canon EF 70-200mm f4.0L USM
  • Manfrotto 190CXPro3腳架+054雲台
  • 副廠快門線

↓↓分享給朋友↓↓

(更多...)

【景點分享】香港日落拍攝十大勝景 (一)

$
0
0

你喜歡拍日落嗎?這裏有一些在香港拍攝日落的熱點和一些攝影技巧供大家參考,希望各位也能拍出漂亮的日落景色!

↓↓分享給朋友↓↓

(1) 寶馬山

建議前往方法:天后MTR>專線小巴到寶馬山>下車後步行約二十分鐘到山頂

建議拍攝手法:可以用紅色濾鏡來渲染日落氣氛

1

 

(2) 大澳

建議前往方法:東涌MTR>大嶼山巴士到大澳

建議拍攝手法:捕捉當地獨特的事物作為相片的主題

2

 

(3) 數碼港

建議前往方法:970號巴士

建議拍攝手法:運用長焦鏡頭(400mm或以上)把咸蛋黃拉近

3

 

(4) 西九龍海濱長廊

建議前往方法:九龍站 MTR >步行約十分鐘

建議拍攝手法:尋找引導線來連繫主題

4

 

(5) 飛鵝山

建議前往方法:最好駕車前往

建議拍攝手法:等待日落後拍攝雲彩

5

 

(6) 荃灣渡輪碼頭

建議前往方法:荃灣西MTR>步行約一分鐘

建議拍攝手法:留意多雲的日子,往往會出現耶穌光

6

 

(7) 北九龍裁判法院對上的無名山坡

建議前往方法:深水保MTR>步行約二十分鐘

建議拍攝手法:運用廣角鏡及中層漸變濾色鏡,製造火燒雲的效果

7

 

(8) 城門水塘

建議前往方法:荃灣MTR>千色店附近的專線小巴到城門水塘>步行約一小時

建議拍攝手法:拍攝樹木的剪影

8

 

(9) 海下灣

建議前往方法:西貢市中心>7號小巴>步行約一小時

建議拍攝手法:尋找水中日落的倒影

9

 

(10) 一號銀海對出的海濱長廊

建議前往方法:奧運MTR>步行約十五分鐘

建議拍攝手法:適當調整白平衡,可以達至均勻的色調

10

↓↓分享給朋友↓↓

(更多...)

【景點‧賞櫻】賞櫻之行 – 扶輪公園

$
0
0

1

↓↓分享給朋友↓↓

要在香港欣賞櫻花,除了嘉道理農場外,位於大帽山腳的扶輪公園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

先說一下扶輪公園的位置。扶輪公園位於大帽山山腳,要到達扶輪公園,可於荃灣西鐵站或港鐵站乖座51號巴士,到達郊野公園站下車,煞後向後走,看到大帽山道便沿路向上行。下車後整段路程也只須約10分鐘,非常方便。

如果不熟悉荃灣區的,建議還是由荃灣西總站上車,因為荃灣港鐵站的中途站比較隱閉,不熟悉的可能比較難找到。此外,51號的巴士路線班次比較疏落,平日約一小時一班,周六日及假期也須約30分鐘一班,這點須留意一下。

3

到達扶輪公園後,該處有廁所及小食亭 (我不知道小食亭的開放時間),可稍作休息,而櫻花樹就在旁邊,絕對不會找不到。

該處的櫻花暫時未算大開,可能還須等待一下。拍攝時也請留意,不要拗曲樹枝,拿下櫻花來拍攝,以免影響生態。

4

5

拍攝方面,如果想拍一大片櫻花樹,這點可能比較困難。因為樹不算多,而且人流也不少,所以我選擇拍特寫比較多。

6

拍攝當天,天色極差。沒有陽光,四周白濛濛一片,所以也沒法拿藍天來作襯托。逆光拍攝櫻花時,可調到點測光,再加點EV作補償。很少拍花的我,也只拍了一會便離開了。

7

難得來到這大帽山腳,有興趣登上香港之巔的各位,可沿大帽山道一直向上走,直登山頂 (大帽山為香港最高山峰,海拔957米,但因最高處範圍列為為禁區,途人未能踏足)。

8

9

如在天朗氣清的日子下登上大帽山,雲海、星軌、銀河等美景皆可盡收眼簾,只是拍攝當天,我下午才出發,而且異常大霧,結果當然沒法看到甚麼美景。

10

11

歡迎瀏覽:我的Facebook專頁
聯絡方法:kcyungj@hotmail.com

↓↓分享給朋友↓↓

(更多...)

Viewing all 12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